學校介紹
美視秉承“兼容并蓄、整合創新、科學育人”的辦學理念,以“納五洲學子、育國際人才、辦優質教育、創一流名校”為辦學目標,以“優質教育源于細節”為管理原則,推行全程的小班教學,創設濃郁的國際文化氛圍,探索中西教育優勢互補、融合創新,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辦學成績,獲得IB(國際文憑)授權,通過NCPSA(美國私立學校委員會)、AI(國際認證)、MSA-CESS(美國中部院校聯盟)等世界先進教育機構的資格認證,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認可的國際學校。
納五洲學子、育國際人才、辦優質教育、創一流名校
人物專訪
國際英才班2017屆優秀畢業生
“彼時當年少,莫負好時光”。在這個畢業季,讓我們與優秀畢業生進行對話,學習他們的寶貴經驗,從而明確目標,砥礪前行。
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成都美視學校國際英才班2017屆優秀畢業生——劉騏萌(Caesar),聽一聽他的奮斗故事。
人物簡介
2017屆國際英才班優秀畢業生——劉騏萌(Caesar)
◆◆◆
畢業院校/專業:
■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
(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, Northridge; CSUN)
■ 心理學系
所獲榮譽:
■ 本科生獎學金——the Presidential Scholarship
■以第一作者登上《Journal of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》學術期刊
未來規劃:
繼續攻讀心理學博士,計劃走科研的道路。將自己的所思所學付諸實踐,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。
▲Caesar(左二)與國際英才班的老師們合影
訪談內容
Q1: 你對美視有著怎樣的感情?覺得母校的教育對你最大的影響是什么?
我從小學就在美視就讀,一路到高中?,F在回想起來,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,我在國內最快樂的求學時光就是在高中。在國際英才班,學生可以在相對輕松的學習氛圍下學習,以及有較多的時間來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做一些課外的活動。例如,我當時擔任學生會的會長,負責學生會的整體運行和學校大型活動的安排(圣誕節、運動會等),這些都是很特別的經歷。從學術方面講,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國際英才班的課程對我英語寫作方面的培養。大部分的國外大學都會要求學生修大學寫作的課程。由于我有較為堅實的寫作基礎,在大學的寫作課程中適應和進步的很快。第一學期寫作課的文章還被發表在了學校出版的學生作品教科書里。我非常感激當時在美視受到的寫作訓練 (shout out to Tyler for being a fabulous writing teacher!)。
Q2: 談談你在國外生活和在學校的經歷 可能是因為自己比較獨立的性格,我很享受在國外的生活。有些人覺得在國外的生活很自由,我覺得可以這么說,因為沒有太多來自他人的干涉,但同時這代表一切靠自己,要為自己做的一切選擇負責任??傮w來講,我覺得生活算很充實,除了上課學習以外,晚上或周末跟朋友一起吃個飯或小聚一下,平常自己也下下廚。 直言興趣和熱愛是支持我一路走來的源動力。我剛開始去覺得有點挫折,因為我在國內的英語算好,但過去以后發現,課堂上老師講的話有時會聽不懂 (專業詞匯,或非常地道的美式用語) ,教科書更是看不懂。更重要的是,我發覺自己并不喜歡這個專業,也不知道畢業以后要做什么,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……后面我遇到了心理學,對這門神秘而又絢麗的學科,我產生了濃烈的興趣,我喜歡它。于是下定決心好好學習專研這門學科。有一個learning curve,雖說過程有點痛苦,但是熬過了以后就發現自己的英語和學術都有大幅度的提升。
Q3: 心理學專業學的是什么?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行為 (behavior)和心智歷程 (mental processes) 的科學。行為指的是任何可以直接看到和觀察到的動作 (observable actions),而心智歷程并不能直接被觀察到,像是信念、情緒、動機和認知(例如學習與記憶、注意力、做決策)等。它是一門科學,意思是心理學家用系統的科學方法去做研究,而不是依靠個人經歷或直覺。 心理學可以分為理論和應用兩類。應用類的心理學包括臨床、咨商、學校、工商心理學等;這些領域的心理學家會直接與人做互動,比如臨床心理學家會參與病人的評估、診斷和治療。理論類的心理學有五大分支,分別為臨床 (clinical,研究心理疾病的成因,評估診斷,治療方法等),生理 (physiological/behavioral neuroscience,研究心理和生理的聯系),認知 (cognitive,研究記憶、注意力、語言、感覺與知覺等),發展(developmental,研究人一生的變化), 和社會 (social,研究人的情緒、行為,認知是如何被社會環境和互動影響) 心理學。當然還有很多分支,像健康、定量、司法、人格心理學等。作為大學的專業,學生還要學習心理學統計和研究方法。
▲Caesar獲得學術性榮譽獎截圖
▲Caesar獲得the Presidential Scholarship截圖
▲Caesar學術期刊發表文章截圖
Q4: 大學的學習中,你認為那些地方讓你值得驕傲,哪些地方又讓你覺得很有挑戰?你是如何去面對這些挑戰的?
我覺得最值得驕傲的成就有兩個。第一個是我用我的research project申請到了學校最有聲望的本科生獎學金——the Presidential Scholarship。這個獎學金每年在全校只會給10個本科生,要求不僅有較高的GPA,還要求你的research project要有能被發表的潛力以及對community能有貢獻。當得知我得到這個獎學金的時候,我和我的指導教授都非常激動!第二個就是我把我的research project以第一作者發表在了學術期刊Journal of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,這個算是我目前最大的成就了。
大學是一個小社會,步入大學就等于步入半個社會。在大學里,你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,這個時候就需要你理性對待,帶著批判性思維去解決。還記得,我剛開始做研究的時候加入了一個實驗室,這里的教授并不太看重本科生,也不太尊重本科生的時間與精力。這種被忽略和不公平對待讓我很氣憤和委屈。但是,當我靜下心來反思、思考,我發現這些消極情緒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,比爾·蓋茨說過這樣一句話:“生活是不公平的,要學會接受它?!倍覀円敫淖冏约旱奶幘?,只有努力向上,提升自己,強大自己。之后我在別的實驗室里學術突飛猛進。
Q5: 你所經歷的國外教育對你自己的最大的收獲是什么?
除了我所獲得的知識和科研能力以外,我覺得最大的收獲是教會了我如何去思考。小學到高中的教育,就是老師教什么你學什么。你不用去質疑你的老師和教授給你的知識,很多時候只要死記硬背就可以有好成績。這種教育不能說完全不好,我在大一語言還沒適應的時候也靠了很多在國內培養的“應試技巧”來取得好成績。但是,取得好成績不代表你會思考。國外的教授非常鼓勵課堂內的participation,鼓勵你說出自己對于知識或某個觀點的看法,鼓勵你對他們的看法產生質疑并且一起討論,鼓勵你說出你的問題。批判性思維不僅對于學者重要,對于所有人都很重要,因為我們每天被非常多的信息所包圍,我們要懂得如何分辨哪些信息可信,有價值,哪些不可信,不盲目的輕信所有的信息。
Q6: 你對自己未來有什么的規劃或打算?
我希望在未來取得一個發展心理學的博士學位,在做完博士后研究以后成為一名教授。我希望不僅要在自己的學術領域上要有所成就,也要成為一名在教室和實驗室里都懂得如何教導學生的教授。我想研究早期逆境,像是虐待和忽略,是如何對大腦、情緒和認知發展產生影響并導致心理健康的問題,我希望我的研究能幫助那些有創傷性經歷的孩子。為了達到這些目標,我將到北京師范大學的IDG/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的一個實驗室里做科研助理,積攢更多的科研經歷后爭取在明年申請博士。
對學弟學妹們的建議:
第一提前做規劃是對的,但是一直明確不了方向的同學,也不用太過于焦慮。我是到大二才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,轉到了心理系。就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心理專業,我到畢業后才確定自己以后博士要走哪一個方向。有一些大學能夠允許學生在被錄取時先不確定專業,在大一修了一些通識課程以后再做決定。在現在學習生活中和以后到大學里面多探索思考。
第二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,我認為找到自己最熱愛的東西真的很重要。因為熱愛,我才有動力去為之付出努力。很多家長想要孩子們讀商科、經濟類的學科,這并沒有什么不好,但我想說的是不要盲目跟風,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好好探索自己想要什么,哪怕多花一點時間!
熱愛是一個人心中一股深沉持久的力量,它不是心血來潮的一閃念,也不會因為外界影響而稍縱即逝。相反,在歷經時光考驗與洗禮后,它能給人直面困難不放棄,跌倒后勇敢站起來,抖擻精神再出發的勇氣。
發展永無止境,奮斗未有窮期。Caesar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努力充實自我,提升自我,多思考,多探索,以昂揚的斗志、飽滿的熱情向前沖刺,在青春的賽道上跑出最好成績!